一、摘要
本文使用悟空K2025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食品中的苯并(a)芘。色谱条件:C18色谱柱(4.6×250mm,5μ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检测器为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84nm,发射波长为406nm。实验结果:苯并(a)芘的理论塔板数为13377,拖尾因子为1.15;灵敏度测试中,苯并(a)芘的仪器检出限为0.002ng/mL,仪器定量限为0.005ng/mL;苯并(a)芘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确定系数R2为0.9999。因此,Wooking K2025高效液相色谱仪满足《GB 5009.2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中苯并(a)芘测定的需求。
二、背景
苯并(a)芘是一种五环多环芳香烃,化学式为C20H12,英文表示为BaP,为无色至淡黄色针状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甲醇,溶于苯、甲苯、二甲苯、氯仿、乙醚、丙酮等。
苯并芘为一种突变原和致癌物质,从18世纪以来,便发现与许多癌症有关,谷类食物、蔬菜、脂肪和油类是摄入苯并(a)芘的主要膳食来源;食物加工例如烧烤、烟熏肉类或鱼类的含量亦较高。
三、实验过程
1 范围
适用于谷物及其制品(稻谷、糙米、大米、小麦、小麦粉、玉米、玉米面、玉米渣、玉米片)、肉及肉制品(熏、烧、烤肉类)、水产动物及其制品(熏、烤水产品)、油脂及其制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
2原理
苯并(a)芘经乙腈溶解后,经反相液相色谱分离,用荧光检测器检测,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
3 试剂与材料
3.1水:符合GB/T6682的一级水;
3.2甲苯:色谱纯;
3.3乙腈:色谱纯;
3.4苯并(a)芘标准品:CAS号:50-32-8,纯度≥99.0%;
3.5苯并(a)芘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苯并(a)芘标准品(3.4)1mg(精确到0.01mg),置于10mL棕色容量瓶中,用甲苯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苯并(a)芘浓度为100μg/mL的标准储备液。避光保存在0℃~5℃的冰箱中,保存期1年;
3.6苯并(a)芘标准中间液:准确吸取0.10mL苯并(a)芘标准储备液(3.5),置于10mL棕色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苯并(a)芘浓度为1.0μg/mL的标准中间液。避光保存在0℃~5℃的冰箱中,保存期1个月;
3.7苯并(a)芘系列标准工作液:吸取苯并(a)芘标准中间液(3.6)适量,用乙腈稀释,制得苯并(a)芘浓度依次为0.1ng/mL、0.2ng/mL、0.5ng/mL、1.0ng/mL、2.0ng/mL、5.0ng/mL、10.0ng/mL和20.0ng/mL的系列标准工作液,临用现配;
3.8 0.22μm微孔有机滤膜。
4 仪器与设备
4.1高效液相色谱仪:K2025 P2二元高压输液泵、K2025 AS自动进样器、K2025 CO柱温箱、RF-20A 荧光检测器 、K2025ATD模数转换器、Wookinglab色谱工作站;
4.2分析天平:精确到0.0001g;
4.3涡旋振荡器;
4.4容量瓶:10mL,棕色带刻度。
5 色谱条件
(a)色谱柱:C18色谱柱,4.6×250mm,5μm或者相当的色谱柱;
(b)流动相:乙腈:水=88:12;
(c)流速:1.0mL/min;
(d)柱温:35℃;
(e)进样量:20μL;
(f)检测器及波长: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84nm,发射波长为406nm。
6 实验结果
6.1峰型测试
按照上述色谱条件(5)进行采集,苯并(a)芘标准溶液(浓度为2.0ng/mL)的色谱图如图1所示,积分结果如表1所示。
图1苯并(a)芘标准溶液的色谱图
表1苯并(a)芘标准溶液色谱图积分结果
由表1中数据可知,苯并(a)芘的理论塔板数为13377,拖尾因子为1.15,具有良好的峰型。
6.2仪器灵敏度测试
灵敏度测试的谱图如图2所示,计算结果见表2。
图2仪器灵敏度的色谱图
表2仪器灵敏度测试数据
目标物
|
浓度(ng/mL)
|
峰高
(mAU)
|
噪声(mAU)
|
S/N
|
LOD (ng/mL)
|
LOQ (ng/mL)
|
苯并(a)芘
|
0.1
|
0.785
|
0.004
|
196.3
|
0.002
|
0.005
|
由表2中数据可知,苯并(a)芘的仪器检出限为0.002ng/mL,仪器定量限为0.005ng/mL。
6.3校准曲线
按照色谱条件(5),将苯并(a)芘系列标准工作液(3.7)上机测定,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线性方程和确定系数如图3所示。
图3苯并(a)芘的校准曲线
由图3可知,苯并(a)芘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确定系数R2为0.9999。苯并(a)芘系列标准工作液叠加的色谱图如图4所示。
图4苯并(a)芘系列标准工作液叠加色谱图
四、结论
本实验对苯并(a)芘的理论塔板数、拖尾因子、灵敏度和线性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苯并(a)芘的理论塔板数为13377,拖尾因子为1.15,具有良好的峰型;灵敏度测试中,苯并(a)芘的仪器检出限为0.002ng/mL,仪器定量限为0.005ng/mL;苯并(a)芘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确定系数R2为0.9999。因此,Wooking K2025高效液相色谱仪满足《GB 5009.27-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中苯并(a)芘测定的需求。
附1:仪器配置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