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仪
强化可靠性设计理念,采用全球高品质核心元器件,历经权威机构可靠性验证,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了解更多在高效液相色谱仪这个 “精密仪器小队” 里,检测器是得力成员。它好比 “信号转换员”,能将洗脱液中各组分的量变为电信号。不同的检测器各有技艺,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和检测对象都有差异。
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器得像敏锐的猎犬般灵敏,还得 “稳如磐石”,噪声低(不易受温度、流量变化干扰)。同时,线性范围要宽,重复性要好,使用范围够广,才能应对各类检测任务。
按测量原理分类
按检测器性质分类
按测量信号性质分类
除上述分类方式外,还可以按样品是否变化将液相检测器分为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检测器,其中破坏性检测器不能用于制备色谱。
1、紫外-可见光检测器(UV-Vis)
1 原理:
基于朗伯-比尔定律,通过检测样品组分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强度变化来确定样品含量。
2 特点:
. 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
. 对流速和温度变化不敏感,可用于梯度洗脱分离;
. 需样品具有紫外-可见光吸收,流动相需在检测波长下无吸收。
3 适用对象: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是HPLC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器,使用率占到70%左右,可用于分析蛋白质、核酸、药物、芳香族化合物等具有紫外吸收的物质。
2、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DAD)
1 原理:
基于平场凹面全息光栅+光电二极管传感器阵列技术的紫外检测器。理论原理与紫外-可见检测器一致,遵循朗伯-比尔定律。
2 特点:
. 可同时得到多个波长下的色谱图,因此可以计算不同波长的相对吸收比;
. 可以在色谱分离期间对每个色谱峰的指定位置实时记录吸收光谱图,并计算其最大吸收波长;
. 在色谱运行期间可以逐点进行光谱扫描,得到以时间-波长-吸收值为坐标的三维图形,可直观、形象地显示组分的分离情况及各组分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 适用对象:
复杂混合物分析,需多波长检测或光谱验证的化合物(如多组分药物、天然产物)
3、荧光检测器(FLD)
1 原理:
化合物受紫外光激发后,发射出比激发光波长更长的荧光,荧光强度与该物质溶液浓度成正比。
2 特点:
. 灵敏度极高,选择性良好,其灵敏度比紫外-可见检测器高约两个数量级;
. 线性范围较宽,约为104-105;
. 可用于梯度洗脱,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较小。
3 适用对象:
有机胺、维生素、激素等天然荧光物质或衍生化后的化合物。
4、示差折光检测器(RID)
1 原理:
基于连续测定色谱柱流出物光折射率的变化来测定溶质浓度,溶液的光折射率是溶剂和溶质各自的折射率乘以其物质的量浓度之和,溶有样品的流动相和单纯流动相光折射率之差即表示样品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2 特点:
. 通用性强(适用于所有物质),结构简单,操作便利;
. 对温度敏感,仅支持等度洗脱,不能用于梯度分析。
3适用对象:
糖类等无紫外吸收的化合物。
5、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
1 原理:
首先将柱洗脱液雾化形成气溶胶,在加热的漂移管中将溶剂蒸发,余下的不挥发性溶质颗粒在光散射检测池中得到检测。
2 特点:
. 对流动相的组成不敏感,可以用于梯度洗脱;
. 对各种物质具有几乎相同的响应,浓度测定更加简单易行;
. 检测灵敏度高于低波长紫外检测器和示差折光检测器;
. 适用于梯度洗脱,但需流动相为挥发性溶剂(如乙腈、甲醇)。
3 适用对象:
磷脂、皂苷、生物碱、甾族化合物等无紫外吸收且难挥发的物质。
6、质谱检测器(MS)
1 原理:
离子化后按质荷比(m/z)分离,提供分子量及结构信息。
2 特点:
. 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支持多组分同时分析;
. 成本高,需复杂操作和维护。
3 适用对象:
痕量分析、复杂基质样品(如代谢组学、环境污染物)。
7、其他检测器
电雾式检测器(CAD)
基于气溶胶电荷变化原理,灵敏度高,适用于非挥发性/半挥发性物质(如糖类、脂类、聚合物),无需紫外或荧光基团。
化学发光检测器
基于某些物质在常温下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处于激发态势反应中间体或反应产物,当它们从激发态返回基态时,就发射出光子,结构简单,灵敏度高。